活动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活动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存款去哪儿了新兴理财产品成吸储主力

发布时间:2020-07-13 11:08:26 阅读: 来源:活动房厂家

“现在股市行情好转,我们向客户拉存款、推荐理财产品都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夏兰是上海一家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最近,她明显感觉到7月份以来客户投资预期的悄然变化。

夏兰的感受也算意料之中。

8月中旬,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当月,我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1.98亿元,同比多减1.73亿元。

那么,减少的存款去哪了?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股市行情升温、理财产品多样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让存款分流加剧。而且,在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这可能会成为常态。

“存款搬家”渐成常态

上海是我国传统的资金中心,不过,这里也并没有摆脱存款减少的尴尬。

与央行公布的全国大账吻合,7月份上海全市人民币存款减少2136.4亿元,环比多减达4502.2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分流明显,个人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分别减少830.8亿元、224.4亿元和14.6亿元。

“7月存款大幅减少,有很强的季节性调整因素。每到季末、年中银行存贷款指标都要冲时点,在6月的揽储冲刺后,7月份相关数据出现季节性下滑是正常现象。”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从历史规律上看,季节性因素确实是7月存款流失的一大原因。存款历来就有非常明显的6月末冲高、7月回落的规律,今年6月份存款增加了3.7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19万亿元,因此7月份存款季节性回落可能也就相对多一些。

不过,季节性回落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要注意到的是,除了3月份和6月份这两个银行考核时点外,今年以来其他月份银行存款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

究竟银行存款去哪儿了?与数年前熙熙攘攘的“存款大军”相比,居民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被民间称为“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银行也明显感受到了这股趋势。工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治宇近日在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坦言,当前股市在悄悄转暖,对银行理财构成了不小的分流压力,银行理财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开始加大。

新兴理财产品成“吸储”主力

记者采访发现,银行存款与其他投资渠道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日益明显,股市升温、宝宝热销、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成为资金分流的主要渠道。

央行坦言,近期A股行情回暖,7月中下旬又有近10家公司启动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其中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增加约3000亿元。沪深两市结算机构中证登公司数据显示,从8月11日至15日,沪深两市有效账户达到17575.75万户,A股新开户数达到15.16万户,创半年来新高。受沪港通等利好因素提振,A股自7月下旬以来涨幅已近200点。

央行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近期由于理财、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等快速发展,企业、居民存款与金融机构存款之间在季末季初转换更加频繁,进一步加大了一般存款的季节性时点波动。初步估计,7月份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存款约1.6万亿元。

“现在谁还把钱存在银行啊,就那么点利息,随随便便买个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能比银行存款多好几倍。”上海的退休老人韩女士经历了储蓄到理财的转变,“理财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以前我们的观念确实是把钱存在银行安全,但现在银行也自己开发理财产品,大都是保本的,只要不去激进地买那些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也是一样安全有保障的。”

显然,储蓄观念的转变已成为百姓选择将存款从银行“搬家”的重要原因。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不算存款,因此许多银行为了应对月末以及季末等时间节点的存贷比考核,经常故意把部分理财产品设计成季末最后一天到期。而理财产品到期后,资金往往要在银行沉淀几个工作日,才会发放给投资者,银行而从而在关键时点获得活期存款。但一旦过了季末,这些理财资金转成的活期存款也就发放给客户,或者再次循环变身理财产品。

而除了理财观念外,理财产品、尤其是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也成为人们放弃在银行存款的原因之一。

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受互联网理财直接冲击的活期存款下滑幅度最大。目前尽管余额宝的收益率已将近“破4”,但各类理财“宝宝”争相出世,形式也从单一挂钩货币基金进化出更多版本,主要涵盖保险、票据等。

举例来说,金银猫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票据理财平台,该平台主推产品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日渐衰落的今天,以金银猫为代表的互联网票据理财产品的出现再次掀起了一股疯抢的热潮。这部分产品的收益率目前大都介于6%至7%之间,远高于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从风险来看,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到期后银行会无条件兑付该票据金额给该银行承兑汇票的所有人。

存款减少影响放贷波及实体经济

福布斯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中,各类理财产品的投资比重已从2012年的62.5%,蹿升至去年的80.7%。

无疑,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意识日益增强,包括证券、基金、信托、互联网金融在内的理财市场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都将增大银行“保卫存款”的压力。

另外,民间利率与银行的官方利率已形成“价格双轨”的局面,也致使银行存款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罗晓鸣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等新投资渠道出现之后,原本被排斥在银行理财市场之外的小额资金也纷纷进入理财市场。大量小额资金聚集,形成“长尾效应”,对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直接冲击。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博也表示,存款波动进一步加大值得关注。在年内,由于存款利率市场化尚待进一步推进、市场融资利率水平仍明显高于法定最高存款利率,特别是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并未充分表现其风险收益匹配的资产管理属性,反而呈现收益稳定、风险受保的存款属性,商业银行一般存款负债能力下降较难逆转。

更要警惕的是,银行存款的流失可能影响到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使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问题更加严峻。

联讯证券就指出,“我们看到,目前银行的贷存比已运行至较高的位置,而由于政策的硬性约束,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已经不大,那么,贷款受存款的掣肘较为明显,当存款大幅流出时,无疑将负面影响贷款的新增空间,我们认为这是目前银行贷款不达市场预期的根本问题。”

占领“新高地”把钱留住

事实上,由于利率市场浮动空间有限,因此,在吸纳储蓄上,银行很难有更大的作为。但尽管如此,银行并没有消极放弃,而是拼尽全力占领业务“新高地”,试图通过各种创新业务来重新挽回投资者的心,以便将真金白银留在自身体系中。

浦发银行行长朱雨辰就表示,今年浦发银行的理财销售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到今年年底理财销售额预计至少能达到5万亿以上。

5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浦发银行的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全年浦发银行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仅为2.42万亿元。

“商业银行应该从单一的资金中介更多地向综合化金融服务机构转变,传统银行的存贷汇老三样早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朱雨辰认为,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丰富业务品种,但是银行的产品和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客户需求是无限的。因此银行打造成为整个金融界的理财门户,使客户通过银行渠道可以享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这样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咨询顾问,在更高层次上面帮助客户科学理财,使银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综合化金融服务机构其实就是大资产管理的概念,这已经成为当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中国作为新型市场,资产管理市场的增长潜力非常巨大,按照存款增长的速率来推算资产规模,到2020年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总规模将超过人民币90万亿。”海通证券总裁瞿秋平表示,随着居民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假设通胀水平维持在2%到3%区间,居民对于手中资产保值、增值需求会越来越大。另外随着金融脱媒现象(又称金融非中介化)的逐步深化,部分居民储蓄存款将流入资产管理市场。

朱雨辰也坦言,去年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就达10.5万多款,比前五年翻了五倍。去年整个大资管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33万亿,是同期本外币存款余额的1/3。而从国际经验上面看,美国、日本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是GDP的2倍和3倍。同时我国还有100多万亿的庞大存款规模,因此资产管理业务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记者 王淑娟)

玉林工服订制

鞍山订做工作服

朝阳设计西服

蚌埠西服定做